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惯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

分卷阅读46

    道:“王爷,简大人来了。”

“简青川简大人?”萧肃了然,定是为了小丫头而来的,他没再说什么,负手进了清平堂。

青天白日的,能躲避耳目过来的臣子们到底不多,但到场的皆是跟了或是支持萧肃许久的朝中重臣。

“下官等讨论许久,认为宫中如此,当是为了立太子一事。只是,令臣等不明白的是,皇上如今病重,太后与余相何故如此啊?”

萧肃眉梢微讽,冷笑着说:“皇上久病,其心也多变,迟迟不肯立太子,宗室皇亲家聪明伶俐的孩子不少,余家人也坐不住了罢,毕竟,一个尚在襁褓的幼子,可比在皇位上挣扎着尤有许多变数的皇上,要好拿捏的多。”

众官闻言齐齐变色,许久以来,他们一直默认皇上亲近余家,可从未想到余家与皇上之间也有芥蒂,他们虽不知这芥蒂为何,但晋王说的,总是没错的。

没错,他们就是这么盲目相信晋王,只是令他们犹豫不敢问的是,事到如今了,晋王还是不曾露出上位的打算,难道真的要将大萧朝交给一个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婴孩?想到晋王怀里抱着孩子的模样,朝臣们打了个哆嗦,仿佛下一幕就能看见晋王将那孩子随手一丢。

仿佛看出了他们的欲说还休,萧肃冲他们一笑,在众人的忐忑中悠然道:“本王打算拥立大皇子。”

大皇子?哪来的大皇子?众臣茫然,还没人问出来,萧肃又闲情适宜的丢下了一句话,“你们不清楚么?长公主萧陌,实则是个皇子之身。”

众臣只觉晴天霹雳!他们怎么会知道啊!晋王殿下这么猝不及防的扔了个皇室秘辛,简直吓死个人了!

他忽然说出的这个消息,无人质疑是真是假,即便是风轻云淡不动如山的简青川,闻言也微微露出惊讶之色。

“大皇子已有五岁,正是可以学习为君之道的年龄,与皇后也亲近,本王会为摄政王,辅佐大皇子。”萧肃言语虽然如同闲聊一般,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让这些拥护他的下属朝臣们掰碎了考虑着。

五岁稚龄,总比那牙都没长出来的孩子好;晋王为摄政王,仍旧能将权利把持在手中,至于以后新皇成长的如何,或是晋王哪日改了主意,也方便许多。

至于那句大皇子与皇后亲近……一向习惯往深层想着的大臣们暗戳戳的想,大皇子与皇后亲近,皇后与晋王之间不明不白的……大臣们觉得自己真相了。

如此,他们想要的结果就这般定了下来,只是如何在不引发宫变减少流血的前提下完成皇位交替,仍旧是一件大事,萧肃却是不慌不忙的,对他们挥了挥手说:“明日早朝便有分晓了。”

晚些时候,金乌西沉,月挂天边,萧肃方招手让胥危前来,道:“大皇子如何选择了?”

“回禀王爷,那小笺一直被大皇子妥帖收着,属下去取来?”

“自是取来。”那可是小丫头第一次写信笺与他,虽不是什么绵绵情话,但他当做是便是了。

皇宫无人关注的一隅,萧陌趴在窗户上,望着渐渐黑下来的天际,既是紧张又是兴奋,他摸了摸怀里藏着的信件,暗下决心一定要交到皇后娘娘说的那人手中。

夏嬷嬷洗完衣物进来,见他仍趴在窗台上,上前道:“天儿冷,公主快睡下吧,奴婢给您灌了两个汤婆子,前日里皇后娘娘赏赐的银丝碳奴婢也给您燃上了。”

“夏嬷嬷,你先去睡吧,我一会儿便睡。”萧陌如是道,眼睛依旧紧紧盯着窗外。

也不知小主子这般许久到底是看什么,夏嬷嬷终究是年纪大了受不住困,给他披上了小斗篷后,唤了个宫婢在外头守夜,她叮嘱了几句后,就先退出内殿了。

从前华莺殿空荡荡的内殿,如今被云靥不断赏赐的物件儿填的充实又舒适起来,烛火静静燃烧着,偶有碳火发出的细微声响,萧陌趴在窗台上,仿佛凝固了一般,那双黑沉的眼眸仿佛夜间的猫瞳,盯着寂寥的夜色。

时辰渐渐流逝,华莺殿的墙头忽地一声瓦片轻动,萧陌眼睛一亮,直起了上半身,一直看着一个黑衣男子脚步轻巧无声的走过来。

“长公主,属下奉命来取皇后娘娘的信件。”

萧陌吞了吞口气,紧着干渴的嗓音,强撑着气势问:“信、信物?”

黑衣男子取出一块云状玉佩,恭恭敬敬地递到他面前,任由他细致观察。

对了,就是这个!萧陌‘嗯’了声,从怀里取出被揣了一下午尚带着他体温的信件,用手抚平后,郑重的交到他的手上,他似乎还有些不放心,小小的眉宇紧紧皱起,对着黑衣男子说:“保护好它。”

胥危略显诧异地偷觑了眼据说是皇子的长公主,低低应声,“是,属下定会将信件妥帖交到主子手中。”

“那你快去吧。”亲眼看着黑衣男子越过墙头离开了,萧陌才心满意足的关上窗户,捂着还在砰砰跳的心爬上柔软舒适的床铺。

他能为母后做些事情了,他是有用处的,这样的话,母后不会不要他的,一定是这样的!

次日早朝,大臣们似乎比以往来得都要早,金銮殿上,属于皇上的龙椅依旧空空无人,龙座的侧后方是垂帘听政的余太后,她正襟危坐,珠帘挡住了她不时瞄向余相的忐忑的眼神。

余相暗暗皱眉,meimei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后和太后,却依旧沉不住性子,若不是有他们余家在,恐怕早已不知在哪个冷宫待着了。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呼,早朝正式开始,因着皇上不在,太后终究是个后宫妇人,早朝只是个形式罢了,重要的事务都是要到枢密院由朝中重臣讨论决策,最后送到晋王案头。

可今日的早朝气氛,明显与往常余相与晋王两边诡异的平衡相迥异。

“今日早朝,臣有一重事要言,”余相看了看面无波澜站在侧前方的晋王,率先一步上前道,“昨日皇上遇刺,病情加重,太医言皇上已……一旦最坏的情状出现,国不可一日无君,因而臣以为,立嗣一事刻不容缓。”

“余相说的没错,那么余相以为,何人最适宜为太子呢?”萧肃肃容颔首,仿佛觉得余相说得对极了,还‘体贴’的抛下了问题。

竟然不再拖着了?余相惊异地看向萧肃,复又垂头,他总觉得,这次晋王从云川回来后,行事是越发奇怪了,但事已至此,由不得他后退半步了。

于是,余相言:“皇上膝下唯有一子一女,二皇子虽年幼,但毕竟为皇上亲子,最为适宜。”

“然二皇子着实太小了些,况本王听闻他非足月生产,身子也不太好。”萧肃叹息着说。

这般反对才是晋王,余相微微放下心神,说:“太医已看过,二皇子身底子并未受到损伤,好好将养着也是会平安无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