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惯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地的官员:“这座庙宇竟然好好的,瞧着香火竟也不弱。”

“承化寺地势高,地基坚实,逢此大难,这里也收纳了不少百姓,有贫苦百姓亦有富业之人,烧香拜佛祈求上天的自然香火不灭了。”明淮身后的当地官员摸不清明淮的脾气,老老实实地回应着。

“极好,”明淮颔首,视线在庙宇外停留稍许,“承化寺僧人如此,既显慈悲胸怀,又救助了百姓。这里到衙门外的粮铺远了些,让人多送些米面过来吧。”

“是,大人。”

数日的疲惫奔波,每到夜间,这座城池都会陷入了然无声的长久寂静。而月黑风高夜,最是适合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了,更是有许多信件往来,在黑夜的掩饰下,被送到各处。

明淮将从瞿都来的信又看了几遍,上面的寥寥几句话近乎被他拆分咀嚼了解透彻了,最后他将信纸靠近烛火,在它将要燃尽之时扔进了端砚内。

天灾不能为人所控制,即便明淮到余江郡这么久,也仅仅是控制了灾情并保证百姓们不再挨饿且无家可归,大雨仍在连绵不绝的下着。

明淮站在窗前看着漫过地面的积水,问身后的暗卫:“他确实说了就在四日后?”

“属下不敢欺瞒,那位的确说是四日后,且说明日会派他的弟子前来襄助。”

“嗯,”明淮伸手接屋檐滴落的雨珠,看那源源不断的雨珠聚在手心,再毫不留恋的滑落,“明日早早派人去接着,退下吧。”

夜色愈发浓重,明淮转进一间房,从内里上了锁后,又是一夜未出。

瞿都,摄政王府也是灯火通明了一夜。简青川寅时快过半才从书房出来,他面色有点奇怪,既有些担心更多的则是欣慰。

回到简府,赫连清嬛还在等他,就着烛火为简青川缝制外袍,见他披着月光回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让婢女把冷好的绿豆汤端来,她拿着团扇慢悠悠地给他扇风去热。

“摄政王说什么了么?”自从小儿子与萧肃相认之后,虽然萧肃那里一直没甚动作,赫连清嬛也敏感了许多。

简青川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跟小泽没甚关系,摄政王有意隐瞒,就不会有旁人知晓此事,他也不会反悔,是旁的事儿,认真说来,与小酒有关。”

“怎的又与小酒有关了?”赫连清嬛心还没放下,又因为他的一句话提了起来。

简青川笑而不言,今夜在摄政王府密谈的事过于重大,且还不知短短数日能否实现,只能先瞒着妻子,但是他意味深长地说:“小酒没欢喜错人,摄政王是个值得托付的,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正如简青川所说,萧肃所谋事大,简青川很快能接受,是因为此事对小酒有利无害,然旁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萧肃的那些谋士们有的接受了,有的却是暗恨不已,他们追随萧肃,大多是为了谋个好前程,然摄政王却在走到这一步后,不仅表示对皇位毫不感兴趣,还要为一个女人自毁前程,他们无法接受!

萧肃只将他准备做的事情说了,最后眯着眼睛,嗓音认真且冰冷的警告了他们一番。他们最好不要动他的逆鳞,否则,不管是谁,萧肃想着都会将那个人剥皮抽筋以儆效尤。

近来,小皇帝的处境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德元帝驾崩薨逝是因昭成帝及其后,而现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却是昭成帝的孙子。一连数日,朝堂上都保持着诡异的氛围,摄政王没表态,谁也不知他究竟是如何想的,现在这个足以让小皇帝退位的消息都死死的压着,委实不敢让那些大臣们轻举妄动。

并且,有着强大娘家的太后仍是护着小皇帝,摄政王又是维护着太后的,谁不知晓前段时间有眼瞎的朝臣以为太后与摄政王闹翻了,出了些鬼主意,现在还不知在哪个地牢角落窝着呢。

萧陌对人的情感最为敏感,朝堂上的话越来越少,好容易开朗些的性子也没了,愈加阴郁了,简青川因着身份的原因不好与他相谈,萧肃又是个除了对云靥和颜悦色外对谁都懒得言语的性子,最后开解萧陌的差事就落到了云靥的头上。

然云靥并未与萧陌多说什么,而是加紧了对他的督促,要求愈发严厉了,不仅常亲自拷问他简青川布置的功课,更是常常询问他一些朝政或是民事的看法。

云靥此举,反倒让萧陌平心静气下来,不再去在意那些朝臣隐晦又明显的目光,认认真真的完成太傅布置的任务,将那些挑选过来的奏章也一丝不苟的看完勾着朱笔。

见他总算没再沉溺与不好的感官中,云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她心里也是疑惑着,不知萧肃为何压着这个消息不放。

她还未来得及问,在某个即是平常又不平常的一个清晨,流月疾步跑过来对她说,现如今,整个大萧都知晓德元帝驾崩的缘由了,现在仅是瞿都就有不少‘今上不配其位’的言语了,甚嚣尘上,难以压制。

云靥一惊,还未来得及问萧陌现如今如何了,就见萧肃大步而来,待走到她面前后,冲她轻轻一笑,温声问:“小酒,你想回云川吗?”

“回云川?”云靥目光呆滞,回云川啊,那是她做梦才会回去的地方,现在真的可以回去么?

可是,为什么萧肃这个时候让她回去?

几日后,余江郡出了一件大事,连绵数日的大雨在这一日突然停了不说,闹起水灾最厉害的余江中心突然冒出来一块巨大的石碑,有人看了碑上刻的字后,忙慌连滚带爬的去禀报衙门。

明淮一早就坐在正厅里喝茶,听见护卫来报后,不慌不忙的放下茶盏,道:“知道了,本官这就去。”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还有两三章?晚安。

第99章选择(二)

明淮到余江时,这儿已经被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包围了,这些日子下来,城中百姓大多都识得了这位让他们在灾时也能吃饱有地儿住的钦差大臣,忙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明淮颔首朝周围百姓示意后,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船只,朝江心而去。

从前几日起,雨势减小,今日更是一片艳阳天,余江郡也不再如前段时日一般波涛汹涌,而是水面平静下来,水位也逐渐降低了。

然即便再低,那么一块石头能在江心露出小半截,那也是不得了的巨石了。

“这块石头起初可在此地?”明淮走近看了稍许后问身边的当地官员。

“并没有,以前余江的水位可比现在还低许多,谁都没见过这块石头,难不成是从别的地方冲过来的?”一个官员接话道。

另一个人摸着下巴说:“能将这么大一块石头冲过来,那可真是不得了了,可是在余江郡的主干上游也没见过什么巨石啊。”

“既然出现在此地,还正在江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