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重生为女主哥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让儿子寒了心,别再等她老了不管她了。可是看媳妇行事一再犯糊涂,跟她说了白说,干脆不废话了。凑合着过吧,反正等老了有媳妇一口吃的就成。

麦一山找到田支书,跟他讲要开荒地种菜。

田大伯:“开荒种菜可以,只是成不成啊?”

麦一山:“田大伯,我为了种大棚,可是特意出门跟人去学过的,应该没啥大问题。”

田大伯好心提醒:“听你说种大棚可不像种西瓜,得投入不少钱,只要你心里有数,最后别亏钱就成。”

然后田大伯说:“要是种成了,应该能卖不少钱吧。一山,如果……”田支书顿了顿,为了村里的发展,还是问出来:“如果你种大棚赚了钱,咱村里人想跟你学,你愿不愿意啊?”

麦一山爽朗地笑着说:“大伯,看您说的,我可没那么小气。以后如果有想学的,尽管来找我。我一个人能种多少菜,城里多少人等着吃菜,就是咱村里都种大棚,也挤不垮我的买卖。我跟您说,这次我去的那个县城,人家那里好多种菜的,都快发展成种菜基地了。人家那里有蔬菜批发市场,好多外地人过去批菜卖……”

村里人想致富,麦一山绝对不拦着,再说拦也拦不住,他可不...想犯众怒。如果他把种大棚技术交给村民,还能得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将来他可不是只靠种菜赚钱。就算断了这条路,也没啥。

这辈子,麦一山打算扎根本村发展,如果能带领全村致富,也是做积德的好事。如果能成,他的名声肯定比前世好,不会落得让人说他不孝顺的下场。

没错,麦一山特别在意这件事。就因为麦秋有钱有名望,才比他落得名声好。如果他做得更好,麦秋再有钱,不给村里用也白搭。

田大伯为了表示对麦一山的支持,让自家儿子田向国帮麦一山开荒盖大棚,顺便跟着学点技术,说不定明年自家还能用上。

村里不乏聪明人,自从听说麦一山折腾种大棚蔬菜,有经验的老人派自家儿子给他白帮忙,估计跟支书打一样的主意。

第36章第36章

很快麦一山这边聚集了十几口子大男人过来帮忙。

有人帮忙干活,麦一山当然高兴,说明人家看得起他。像这样帮忙,也不用给人发工钱,但也不能让人白干活,得管饭才行。他打算中午晚上管两顿饭,就跟盖房请人帮忙时一样。

麦一山虽然打算管饭,但是没找他妈忙活饭食,因为他怕自己张口,他妈会拒绝,那他还不如直接找别人帮忙。他也没找他奶,因为他怕累着他奶。

在麦一山心里,媳妇才是最熟悉可靠的人,于是他先知会奶奶一声,想找田园和田妈帮忙做饭。当然,他不会让她们白帮忙,打算给钱。

麦奶奶:“咱家又不是没女人,还找外人给做饭,传出去不丢人啊!”

“奶,我不是怕我妈不干吗?要是您自己做饭,我怕累着您,毕竟十几个人的饭呢。”

“你不用管你妈,我让她干,她就得干,不干不行。这地里没啥活了,难道让她天天在家闲着玩。一山,你甭管了,哪天开始干活,我跟你妈给你们准备饭菜。”

麦一山只好说:“明天就开始。奶,明天多买点rou回来,做大锅菜多放点rou,人家白给咱帮忙,咱别亏了人家的嘴。”临了他怕奶奶小气买rou少,不舍得放,于是说:“奶,要不明天我把rou买回来,您看着做。”

麦奶奶哪能不明白孙子的担心,她一口保证:“一山,你放心,奶绝对不给你拉后腿。”

麦奶奶想得开,知道大伙儿吃得舒心,才能干活更用心。反正孙子有钱了,不用计较块儿八毛的rou钱。以前会算计,还不是穷闹的。算计不到更受穷。

麦一山只好把做饭的事交代给奶奶。

第二天,麦一山一大早去荒地翻地捡石头和草根,很快帮忙的人在家吃过早饭也来帮忙。麦奶奶去菜市买了一大块肥中带瘦的rou回来,打算按照孙子说的炖大锅菜,多放rou。

麦妈看到婆婆提着一大块rou回来,忍不住问:“妈,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买这些rou干嘛?”

麦奶奶直接给儿媳妇下命令:“今天家里来人,等下你帮我做饭。”

“来啥人,干啥呀?”麦妈一头雾水。怎么家里有事,丈夫没跟她吱一声。

事到临头,麦奶奶才解释:“今天人家帮一山盖大棚,咱得做菜招待人家。”

麦妈不高兴拉下脸说:“现在用着我了,怎么赚钱的时候不想着我?”

还是在埋怨儿子不给钱。

麦奶奶能让吗,立马怼她:“谁让你这当妈的不着调,还能怪一山。你干不干?你要是不干,以后不让一山给你养老。”

麦妈憋屈地说:“干,我干还不行吗,我真是欠了你们麦家的!”

她还没硬气到不让儿子养老。麦妈倒是想让贴心的闺女养老,可是女婿得愿意才行。

这年头除了没儿子的人家,才让闺女养老。那些有儿子的人家,不管孝不孝顺,还真没几个非得让闺女养老的,都怕说闲话。

麦奶奶回头叹气:唉,怎么让一山摊上这么个妈!

十几个大男人一起上,整地好整。虽说全是用头和铁锨挖地,但是速度真不慢,半天下来,就整了一大块地。麦一山一看,今天应该能整完,明天就可以张罗盖大棚。

麦一山:“还是人多力量大,我看今天一天,地就能整完。”

田向国问:“一山,那明天不就能建大棚了?”

“嗯。应该能。”

三十多岁的建军哥插嘴问:“一山,你看你年龄不大,怎么脑子转这么快,赚钱的法子是一个接一个。我们就不行了,除了种地,没别的来钱出路。”

“人家一山可是高中毕业生,比咱强,咱几个上学都不多。”...

今天来帮忙的,都是在家种地没有工作的人。一年到头,基本全指望地里那点出息。可惜他们这里人均地少,交了公粮后,地里根本没多少赚头。一年辛苦劳作下来,也就能混个吃喝。如果想有余钱,平时不忙了,就得出去做点零工,算是赚钱门路。可是做零工来钱不稳当,有时能赚,有时赚不到。所以,这些人的日子不算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