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地看着张彦瑾,颇不是滋味的道:“这当真是你画的?”

    事实上刚刚张彦瑾画的时候,他一直在一旁坐着,也瞟了几眼,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把张彦瑾画的东西当回事,只当是张彦瑾无聊了,在一旁涂鸦。他虽然不学无术,可是他老爹平日里收藏的字迹、图画都是名人字画,他平日里耳濡目染,哪里看得上张彦瑾画得画?

    “不然呢?”张彦瑾有些好笑道:“你刚刚不是一直看着呢吗?”

    陈溯望着这个昔日里的好友,心中越发不是滋味起来,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能耐了?

    不过他的心很快就放宽了,毕竟他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也不觉得这图有什么大用处。

    他放下图纸,笑着道:“你这都哪里来的小聪明?”

    张彦瑾也不和陈溯计较,他很清楚,陈溯平日里接触的图画都是一些文人墨客的字画,更没有做过工匠之类的活,自然只是会觉得这种立体画新奇,并不能看出其中的大用处。

    这种立体的图画在大魏朝还没有推广开来,很少有人会欣赏这种立体图画的美感,包括建筑上或者工匠之间,也是他身边的这一小部分人在他的带领下才开始用,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是不是也算是开了大魏朝另类艺术流派的先河?

    陈溯又坐了一会儿,终于坐不住了,他站起来道:“你在这里,每天都在房间里待着啊?”

    张彦瑾打了个呵欠,淡淡道:“你觉得周围有什么好转的地方?”

    陈溯像是被噎住了,在长安城的时候,他每天基本上都会出去在长安城繁华的街道上闲逛,到芙蓉坊听新来的歌姬吟唱跳舞,好不快活。

    来到这里,最开始的新鲜劲过了后,便觉得分外无聊,甚至有些不适应。

    张彦瑾自然知道陈溯会感觉到无聊,可是他和陈溯不同,他在大同开采煤场和砖厂,以及大型客栈之类的东西,并不只是为了赚钱。

    和繁华的长安城比起来,大同确实是贫穷又落后,可是他来这里的乐趣正在于此。

    看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地方在他的引领下,慢慢变成一个锦绣之地,难道不会很有成就感吗?况且这些对于他而言,不过是顺手的事情而已。

    最后张彦瑾还是拗不过陈溯的央求,和陈溯一起去了临近比较大的府城太原。

    太原和日后晋商发展起来之后,被称为晋阳的时期比起来,此时的太原充其量只是一个人口多一些,地方大一些的普通府城而已。

    这里虽然也比不上长安城纵横三十八街的繁华,可和大同比起来,却是别有一番不同的热闹。

    大同自从有了张彦瑾的采煤场和烧砖厂,每天都有工人充满力量号子声不断响起,传遍大同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充满力量的劳动号子声,也成了大同这个时期的鲜明代表。

    两人转了半天,陈溯想要去西州最大的红衣坊看看,却被张彦瑾给拦住了,去了向翠楼吃饭。

    这天恰逢赶集日,张彦瑾和陈溯盘腿坐在窗口,一扭头就可以背着竹筐的赶集人。

    这里不似长安,有专门的东市和西市,更鲜少有专门做买卖的人,只有赶集日。

    也就是说,每隔几日,便有一次赶集日。

    农人们等到感激日的时候,就会背着自己的粮食、布匹、柴火等想要卖出去的东西来到集市上,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同有了煤场之后,从大同来赶集的人中便有了从采煤场买来煤,背到这里后,再抬高一些价格卖出去,从中抽取一定酬劳的人。

    陈溯百无聊赖地喝着酒咂着嘴道:“这酒也太没劲了。”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张彦瑾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也觉得这酒味确实是淡了一些,喝着不得劲。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秣酒。这里面所说的少康,便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里面的杜康,里面所说的仪狄则是最早发明酒的人。

    自古以来,酒就分两种,一种是果实类酿酒,第二种是粮食酿酒。

    先是在草木繁茂,花果繁盛的地方,有人发现可以用花果发酵酿酒,味道鲜美。再道后来就是杜康用高粱酿酒,创造了高粱酒。

    由于工艺的限制和人思维的限制,在大魏朝时期,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喝得都是这种低度数的高粱酒或者果酒。

    这种酒对于喝过高度数白酒的张彦瑾来说,实在是过于寡淡无味。

    张彦瑾指腹缓缓地滑过光滑细腻的酒杯,心思便转动了起来。

    若是他先一步发明出了高纯度的酒,这对他的酒楼来说,岂不又是一个吸引人的闪光点。

    等到酒厂建立起来之后,他还可以再发明一些葡萄酒、啤酒之类的酒。

    这些酒既可以饱他的口腹之欲,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西州乃是我家的地盘,煤炭这等宝贝,怎么能偏偏便宜了一个外人!”就在张彦瑾和陈溯有一搭没有一搭的闲聊时,一个突兀的声音钻入了张彦瑾的耳朵里。

    陈溯和张彦瑾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

    瑞炭从西州拉到长安城销售,除了进献给皇上和送亲朋好友的,剩下的全部都以高价卖出,再配合上暖手炉等物的畅销,可谓是日进斗金。

    再加上西州只有大同这里能够露天采煤,其他地方虽然有煤矿,可都深深埋在地下,现在的工艺限制,一来是很少有人发现地下的煤,二来是就算是发现了地下有煤,也没有人敢去挖。

    张彦瑾这里的露天采煤场,就成了众人眼中的金饽饽。

    树大招风,采煤场被人嫉妒这并不能让张彦瑾觉得奇怪。更何况说这话的人声音略显稚嫩,语气嚣张,并不像是老谋深算之人,张彦瑾淡淡一笑,便继续吃菜。

    古凡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他的采煤场开起来,夺走了别人的利益,自然会有人嫉妒,这是必然的事情,若是没有人眼红,他才觉得奇怪。

    可既然这些是他张彦瑾的东西,那些眼红的人,他就让他们只能眼红着。

    倒是一旁跟着张彦瑾一起来的张伍二悄悄走了出去,打听说话的人是谁了。

    陈溯虽说是不谙朝事,可到底是自小在长安城长大的子弟,再加上他老爹是户部尚书陈德让,他早就对这种你争我夺的事情习以为常。

    此时听了那不远处传来的声音,不用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张彦瑾肯定能处理好这件事,便没有多问一句,只是继续和张彦瑾吃饭聊天。

    “吃来吃去,还是火锅够滋味。”从向翠楼出来,陈溯有些不扫兴道。

    他画风一转道:“二郎,等我走的时候,你铸造一个火锅送给我如何?也不枉我千里迢迢从长安城过来陪你了。”

    “那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