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还以为这件事十分棘手,可他们却没有想到,等到去买的时候会是如此顺利,甚至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第81章

    专门负责何家、刘家、黄家三族土地购买的官员黯然开口道:“何家、黄家、刘家三家因为地势太低, 当时没有能来得及逃匿, 洪水爆发的时候, 全部淹死在了水里,无一幸免。”故而也就不存在购买地契这一说了。

    张彦瑾点点头, 毕竟天灾人祸, 不能由他们说了算,士族士族,再怎么牛, 还是得看老天爷啊。

    他在让专门负责的官员清点完地契存档之后,张彦瑾就准备动身去西州和榆林, 一来是借职务之便,去看看张伍一和王石王久他们弄得怎么样了, 二来是发动当时迁出去的中州老百姓们回中州。

    至于当地的中州老百姓们, 他已经开始安排他们在平地上搭建简易的木板房,先能避风避雨再说。

    毕竟一旦当初临时迁出去的老百姓们回来之后,必须要先有一个住处,这样才能说下一步重建的事情。

    花了五六天的功夫,张彦瑾才带着张伍二等人一起来到了西州大同。

    此时的大同在张彦瑾的安排和发展下已经大变样了, 就连张彦瑾现在对西州大同的样貌也略略有些吃惊, 更不要说跟着张彦瑾一路过来, 第一次来到大同的官员们了。

    和张彦瑾上一次离开之前不同的是,大同的路已经拓宽到了四米之宽,可以方便八匹高头大马并列而行,大大方便了来往的商旅。

    商旅不仅有来自大魏朝各地的人, 还有那金发碧眼的洋人,和哇里哇里说着日本话的东瀛人。

    道路纵横交错,高大的红砖建筑林立两旁,悠扬的劳动号子声在半空中飘扬,熙熙攘攘中透露出一股井然有序之感。

    张彦瑾望着这一切,豪气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西州大同也因为他张彦瑾而名留青史,成为大魏朝最先崛起的区域!

    他成就了大同,大同也成就了他。

    虽然这从去年开始他就很少在大同了,不过他和王石王久,还有大同的明府孟经纶却书信来往十分紧密。

    他当时临走前的第一个安排便是让王石王久他们拓宽道路,因为当时的狭窄小道已经无法满足来往的商旅了,也大大影响了商贸的效率。要致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于是,他当时就和孟经纶商量,拓宽了大同的道路,甚至为了方便目前的形势,还让好多老百姓搬迁让道,重新设计规划出最适合现在大同经济的道路。

    当然,从大同张彦瑾煤炭工厂的第一排红砖房盖起来,这些老百姓们也都纷纷眼红了起来,再加上他们在张彦瑾工厂干活,积累了不少的金钱,各家各院便都开始购买红砖,专门找张彦瑾的工匠们给他们盖房子。

    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大同的老百姓们终于都换上了红砖房,舍弃了以前的泥瓦房。有些更有钱的,还学着张彦瑾的翠屏山别墅,在自己的墙外面刷上了白灰,让屋子看起来更加好看洋气。

    甚至有些有头脑,还大胆的老百姓们,看到了来往商旅身上的商机,还去孟经纶那里买了地准备做生意。

    孟经纶为此还专门写信询问了张彦瑾,想要看看怎么安排最为合适。

    在看到张彦瑾在信中写为了长远的发展,设计像长安一样专门交易的市场后,孟经纶就专门让人开拓出来一片地,改造成了简易的市场,把里面划分成不同的铺子,要是谁想要做生意,就可以租用里面的摊位。

    正是因为此,西州大同才在熙熙攘攘中透露出一股井然有序的感觉来。

    张彦瑾一行人刚刚到西州不久,就被孟经纶接待了。

    两人一年多没有见面,再次见面都分外感慨。张彦瑾感慨于大同的变化,虽然大同这一年多的发展他都知道,可饶是如此,亲眼所见大同的变化时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更何况他又是刚从还是一片废墟的洛阳过来。

    孟经纶之所以感慨,则是感慨于张彦瑾本身的变化。若是说一年前的张彦瑾还是一个容貌略微有些稚嫩的少年郎,现在站在自己面前他就是一个褪去稚气,成熟稳重的青年了。

    再者,就是他听说了张彦瑾这一年来的事迹。建巨舰、救灾民、下南洋,这哪一个不是足以使一个人名留青史,流芳后世的事迹,可眼前这个少年却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三件事,饶是平和如他,在面对比自己小了十岁的张彦瑾,也心生惭愧。

    果真是上天怜爱大魏,才在大魏诞生这么一位奇才!

    他相信,张彦瑾不管在哪里,生在哪个朝代,以他超乎年龄的成熟果决和才智,都能出人头地。

    现在经过磨炼的这位少年,又要在刚刚及冠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中州重建。

    不过他相信,张彦瑾定然能够完美完成,把中州重建得比现在的大同还要繁华。

    在和孟经纶寒暄一番之后,张彦瑾就跟着前来迎接的王石王久去了露天采煤场和水泥厂。

    灾民们早就在王石王久两兄弟的安排下站好在空地上,等待着张彦瑾过来。

    可让张彦瑾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灾民在看到他到来之后,居然纷纷跪了下来,大声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这些老百姓们也不会说什么好听话,不过他们喊出来的话中却能听得出其中包含的充沛情感。

    当初他们被困在高地上,四周都是茫茫的大水,亲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家没有了,家乡也没有了,他们之中不管是谁,都绝望不已。

    就在他们以为要苟延残喘,过完余生的时候,这个叫张彦瑾的人却安排人用船把他们拉回到了踏踏实实的陆地上,并且给了他们一人一份事情干。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填饱肚子,每天还都有rou吃,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激?

    张彦瑾虽然也是爵爷,可中州牧的职位却比他的爵位品阶高,所以这些人便称呼他为大人。

    一排一排的人齐刷刷跪下来,黑压压一片,张彦瑾从来还没有被人跪拜过,第一次被人跪拜居然就是这么大的架势,这让没有一丁点心理准备的他身子一僵,愣了片刻,这才赶忙上前扶起中间的人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同时,他也示意身边的人赶紧上去把这些人扶起来。

    终于,在拉扯半晌之后,从中州迁过来的灾民们才纷纷起身,站得整整齐齐看着张彦瑾。

    张彦瑾也同样郑重地看着这些灾民道:“你们记住,你们要感谢的是你们自己,而不是我!是你们自己从洪水中逃出来的,是你们自己凭借着你们的双手劳动,养活了自己,而我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劳动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