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书屋 - 言情小说 - 帝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9

分卷阅读129

    在用这种方式为那位嫡姐留着什么,并且府中也一直留有那位母亲的一份尊荣。

    虽然,这份尊荣早就因为林姨娘的暗中动作在下人眼中消失无踪。

    姨娘教导她的时候,对爹爹的评价也很奇怪,有时候似乎很喜欢爹爹,有时候又全是不满。姨娘说爹爹本来答应了她和夫人和离,然后再把她扶正的,可是这件事后来也不了了之。爹爹还答应了姨娘要把自己当成嫡女对待,可是又因为那一个嫡姐甚至不知道存在的小小纸鸢而对她动怒。

    久而久之,似乎姨娘也生了怨气,觉得爹爹优柔寡断的性子太可恨。姨娘说,既然爹爹做不了决断,那不如她自己去谋划。那位嫡姐既然已经成了宫中太后膝下的红人,想必也不会在意慕府嫡女的位置,但是姨娘说为了自己今后的婚事,那个位置她定是要帮自己拿到的。

    由于在府中没有比较,慕听霜的心中嫡庶的概念其实并不大清楚。只是因为爹爹的这些动作,和偶尔听到的传闻,还有府中下人提起那位嫡姐时的敬畏,也会生出一些羡慕和妒忌。明明在府中一直是个不存在的人,但她生活的这数年中,却处处都有这位嫡姐的影子。

    既是那般得太后娘娘和圣上的宠爱,又何必来和自己抢爹爹呢?

    因姨娘突然被赶到别庄,无人再护着自己,慕听霜心中情绪百转,一会儿纠结一会儿怨念,而此时远在江南榆城的知漪丝毫不知道自己正被人惦记着,还是她从来都不知道的庶妹。

    那天夜晚喝醉之后,知漪撒了一通小酒疯,虽然无伤大雅,但事后回想起来小姑娘总觉得有几分不好意思,不过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宣帝那句八月初八就要立她为后的话。

    明年八月初八,知漪也不过堪堪过了十一岁的生辰而已,所以在她告诉了宜乐后,得到的就是宜乐的连声惊叹,“小知漪,你真是……比我厉害多了,十一岁就把自己嫁出去了。虽然你家皇上平日是冷了点,但对你确实没话说。”

    除了这种惊叹外,宜乐似乎并没有对其他作评价。反观景旻,在某次不经意得知这件事后,第一反应就是跑来寻她,用奇怪的眼神看了半天,然后犹犹豫豫道:“知漪meimei?”

    “不对,知漪小婶……婶婶?”话音刚落,知漪还没回,景旻就先自己受了重大打击般连连后退几步,似乎喃喃自语道,“meimei变婶婶,不对,我把婶婶当成了meimei,也不对……”

    诸如此类的反应还有很多,知漪除了眨眼相对外,往往对方都会很快自己受了刺激般飞快败退。

    好不容易到了端午这日,榆城云阳江上的赛龙舟向来是个能引万人空巷的大活动。宣帝没有带着她微服出巡,而是顺应知府等一干官员请求,缓步到了巨大的龙船上。

    这次知漪没作男儿装扮,而是着一身华丽的衣裙光明正大地站在了宣帝身边,顺着石板几步踏上龙船时,宣帝还当着众官员的面,特意将她半抱了过去。

    且不说某些大臣看到这幅情景时心中的种种算计,眼睛火辣辣的感觉是少不了的。毕竟任谁看到他们常年冰山似的皇上,突然对着这么个小姑娘化成了绕指柔,谁都会有些接受不能。

    唉……皇上憋了这么多年,果然还是憋出毛病来了。

    好在这动心的是个小姑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等个几年,皇嗣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皇上。”知漪好奇地张望四周,远处的江边已经摆上了四艘小龙舟,“就站这儿看吗?”

    宣帝摇头,微微一笑,“待会儿会上第二层去,看得更清楚。”

    “唔……”知漪踟蹰着,还是没把话说出口,她这几日走得有些多,现在腿又酸又疼,根本经不起长时间的站立。

    宣帝低眉含笑不语,将那些臣子都留在了龙船一层,等到了第二层无他人时才将小姑娘抱起来,低沉道:“还疼吗?”

    “不疼了。”小姑娘露出梨涡,眼眸漾着浅笑,安心地趟在了宣帝怀中。

    第85章 回京

    古书有云: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龙舟一词,最早便源自此句。

    同普通船只不同,龙舟大小不一,桡手数量不一。榆城的龙舟雕刻精美细致,无一不可入画,待请龙祭神、锣鼓喧嚣震天过后,排排穿着深青布衣的大汉坐上龙舟,赤着胳膊,双臂上虬结的肌rou鼓起,极有震慑力。

    两岸的看客欢声阵阵,待一排龙舟在令下离岸而去更是激动得面红耳赤,连五岁小儿个个都站在了树上或自家长辈的肩上尖声呐喊。这种扑面而来的喧闹充满了市井间的烟火气息,与京城那些达官贵人即便在庆贺时也会谨守规矩以免失仪的矜持不同,这些百姓的热情极富感染和冲击力,让躺在宣帝怀中的知漪记起了每逢随着去春嵬秋狝时震戈长啸的将士们。

    “皇上。”知漪转过头望向宣帝,笑意浅浅,“他们都在夸你。”

    “嗯。”宣帝拍拍她脑袋,眸中的欣慰和豪气一闪而过,很快被掩在了素日沉稳的面容下。

    整个巨大龙船的第二层,除去那些服侍的宫人就只有知漪宣帝二人,至于那些朝臣全被留在了下面。不过他们也没什么意见,此时正是放松时刻,都在点头含笑看着远处那些激情飞扬的龙舟赛,不时交头接耳。

    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刻左右,外面响起内侍的通报声,穿着甲胄的庄泽卿大步走来,在小门前停住,解下佩剑。

    “卑职参见皇上。”

    宣帝应声,按下想要从腿上下来的小姑娘,沉声道:“如何了?”

    虽是微低着头,庄泽卿眼角余光也瞥见了小表妹略为羞赧的模样,眼中闪过笑意,随即正色道:“水下提前埋伏了五十三人,已尽数抓获,对今日的赛龙舟不会影响。”

    如今形势逐渐明朗,海清国和大石国勾结已成事实,想是不愿再忍受多年的属国身份。而它之所以有这份胆量,大概便是仗着与宣朝隔海相望,且宣朝将士不如海清国擅长水战。

    但宣朝成为四国之主多年,地广人稠,将兵仅从数量上就能碾压这几国,海清国的图谋绝非易事。所以这两国目前的法子大概是逐步收买宣朝官员,再偶尔给宣朝来个‘小打小闹’。宣朝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他们就人为制造,比如上次的芦花村中毒案,再比如这次榆城龙舟节,他们更是在云阳江下埋伏了五十三死士,等赛龙舟进行到高潮时,再肆意截杀无辜百姓。

    他们的布置能如此顺利,其中少不了南江总督薛海的暗中帮助。

    今日云阳江边的看客数量怎么也有成千上万,如果真的成了,百姓少不得受惊恐慌,若他们再趁此机会大肆传一些不利于宣帝的谣言……一次两次也许无效,十次几十次总会有百姓动摇。

    如